分类

2022年11月06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《语文》

2022-11-06作者:匿名 来源:本站整理

2022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《语文》11月6日专为备考2022年语文考生准备,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,逐步提升考试成绩。

单选题

1、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,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()。树木的树冠能阻挡阳光而减少辐射热。当树木成片、成林栽植时,_____,而且由于林 内、林外的气温差,林外的热空气上升而由林内的冷空气补充,______,______,从而使人们感到舒适。而在冬季,由于栽植树木的地区受热面积大,没有栽植树木的地区受热面积小,____,所以在树木较多的小环境中,___。 ①能够降低皮肤的温度②气温要比没有栽植树木的地区高一些 ③不仅能降低林内的温度 ④可以形成对流的微风 ⑤空气流动大、散热快

答 案:C

解 析:“不仅”和“而且”搭配,所以“③”填在第一个空。首句提到树木可减少辐射热,故最后一句应为总结句,选②,运用排除法,故答案选C。

2、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( )

答 案:D

解 析:此题考查汉字的正确书写,A项:“针炙”应为“针灸”;B项:“凋教”应为“调教”;C项“精兵减政”应为“精兵简政”;D项正确。

3、对苔藓“变水性和独特的结构”的理解,正确的一项是

答 案:B

解 析:A项“增加体内水分的贮存”错误。由原文第一段可知,变水性是指苔藓体内水分的含量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。环境极端干燥时,它们就进入休眠状态;在水分重新获得时,它们能快速恢复生机。C项“苔藓的茎没长出足够多的维管束”错误。由原文第二段可知,苔薄的茎无维管束的分化。D项由原文第二段可知,由于苔藓的叶表缺少角质层的保护,对环境中的污染物也敏感很多。而苔藓的独特结构则是它们对环境中的土壤和水分要求不高的原因,所以D项前半句表述错误。故正确答案为B。

多选题

1、根据原文,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()。

答 案:D

解 析:A项应为可能;B项增至应改为增加;C项未指出仅在航天领域。

2、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()

答 案:D

解 析:本题考查了现代汉语的字形。 A项中“幅射”的“幅”应改为“辐”,“不付众望’’的“付”应改为“负”。B项中“砥励”的“励”应改为“砺”,“一愁莫展”的“愁”应改为“筹”。C项中“挑畔”的“畔”应改为“衅”。

3、下列各句中,没有语病的一句是()。

答 案:D

解 析:考情点拨:本题考查了辨识病句的能力。应试指导:A项重复累赘,删去“的误区”;B项“与否”与“苛求”前后不照应;C项搭配不当,“海洋资源开发利用”不是“道路”,应将“道路”换作“途径”、“方向”等。

主观题

1、作者称女孩“DNA”,用了哪种修辞手法?有什么作用?

答 案: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。借女孩所看书的封面上的“DNA”字样代称女孩,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孩刻苦学习的人物形象特点。(意思对即可)

2、第三段所说的“同样的方法”是指什么?这种方法有什么局限?

答 案:第一问:孩子学话的方法 第二问:不容易全部学通

3、首联连用两典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?

答 案:首联以汉将霍去病与晋国大将魏绛的典故,点明了边关危急的战况,肯定了魏大从军的行为,并将魏大比作名将名臣,表达了诗人对魏大的赞扬。

写作题

1、阅读下面文字,按照要求作文。(60分)进步是文明的动力,是发展的需要。请以“进步”为话题写一篇作文。立意自定,文体自选(诗歌除外),题目自拟。不少于600字。

答 案:略

相关文章

网友评论
我要跟贴
    取消